中国男篮世界杯历史最差战绩:身高不是万能的

更新时间:2024-05-05 12:26:06  来源:篮球客

人们惊呼曾经的亚洲霸主中国男篮正在迅速成为“中国男足”。 但事实上,中国男篮的颓势并不是今天才开始的。 危机已经到来。 尤其是近三年来,由于客观原因,联赛对抗强度低、对外交流比赛减少,使得中国篮球在一定程度上与世界篮球潮流脱节。 外线打法、快速攻防转换等都让男篮非常不适应。

图片

2023年9月2日,菲律宾马尼拉,2023年男篮世界杯17-32预选赛,中国男篮75-96菲律宾男篮,以1胜4负的战绩结束篮球世界杯之旅,错过巴黎奥运会(视觉中国/图)

问题的症结不只是教练或单个球员,也不仅仅是国家队。 对比世界篮球的发展趋势,有识之士已经发现,中国篮球可能从人才选拔之初就走入了误区。

篮球是一项“长人运动”,但身高并不代表一切

出生于1950年的中国篮球传奇人物张卫平,以极具个性化的解说陪伴了一代又一代球迷成长。 很多球迷向他学习各种篮球技术和战术,他的“打球不讲理”等名言也是球迷热衷的笑料来源。

图片

张卫平(视觉中国/图)

年轻时的张卫平是中国男篮的主力,曾被誉为亚洲第一大前锋(当时中国篮球界称这个位置为“第二中锋”)。 1978年,中国男篮首次参加世锦赛,比赛也在菲律宾举行。 张卫平以场均25.3分成为球队的得分王。 他是那届世锦赛上最引人注目的球员之一,场均得分排名第二。

即使在营养条件远不如今天的20世纪70年代,张卫平的身高条件也并不突出。 参加1978年世锦赛的中国男篮平均身高为1.94米。 身高1.93米的张卫平打大前锋,在篮下与众多高大球员对抗。 他的技术特点是基本功扎实,脚步灵活,篮下技术多样,低位单打能力强,突破能力强,左右手能力均衡,这些都是后天培养的。 至于传说中超人的身体素质、轻松的扣篮和弹跳高度,也是通过日常练习获得的。

在篮球场上中国篮球队员身高,有很多人不靠身高而是靠后天努力的例子。 本届世界杯,日本队身高仅1.72米的河村由纪表现出色,被球迷视为现实版《灌篮高手》中的宫城良太。 另一位后卫富坚佑树身高只有1.67米,表现同样稳定。 有球迷笑称,这么高的人如果被放到中国篮球的青训选拔中,根本见不到就被拒绝。 他怎么可能成为职业选手呢?

图片

2023年8月31日,日本冲绳县,2023年男篮世界杯17-32预选赛中,委内瑞拉男篮以77-86击败日本男篮。 日本选手河村佑树(左)在比赛中取得突破(视觉中国/图)

中国男篮并不没有矮个子球员,CBA联赛也不乏矮个子球员。 不过,追求高个子球员一直是趋势。

有一个数字非常尴尬:本届世界杯,中国男篮的平均身高达到了2.08米,是所有参赛球队中最高的。 在很多人的想法中,这意味着中国男篮将在内线对抗中取得优势,至少不会落后。 但事实却打了他们的脸。 在内线对抗和效率上,中国男篮并不占优势。 身高并没有多大帮助,篮板球上连连失利。 数据显示,平均身高最高的中国男篮,场均篮板数仅在所有参赛球队中排名倒数第二,还不如平均身高最矮的日本队(只有1.92米)。 )。

图片

2023年8月28日,菲律宾马尼拉,2023年男篮世界杯第一小组赛,中国男篮以69-89击败南苏丹男篮。 中国球员周琦在比赛中(视觉中国/图)

2019年上届世界杯​​,中国男篮在生死战中不敌委内瑞拉,无缘小组赛。 那场比赛,拥有三名大内线球员(易建联2.12米、周琦2.17米、王哲林2.14米)的中国男篮,面对内线身高超过2米的对手,整场比赛篮板全部被对手压制。 委内瑞拉队更是抢下20个前场篮板。 看过篮球比赛的人都会明白这个数据意味着内线差距有多大,也让输赢变得毫无悬念。

对于篮球青训体系来说,身高确实是门票之一,而且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。 不可否认,有些差距确实是很难通过努力弥补的。 出色的身体条件会让每个教练都垂涎三尺。 在身高1.7米的小个子和身高2米、移动能力快、身体条件出色的大个子之间,正常教练都会选择后者。 中国篮球最辉煌的时代,靠的是姚明、王治郅、易建联等人组成的“移动长城”。

图片

2011年9月25日,湖北武汉,2011年男篮亚锦赛决赛,中国70-69约旦。 中国球员王治郅(左)和易建联在比赛中(视觉中国/图)

需要纠正的是“高度论”。 这不仅是本届世界杯中国男篮的选拔模式,也是青训体系中经常出现的情况。 片面追求高度不仅耽误了很多美好前景,而且也不符合世界篮球潮流。 近年来,国际主流球队都采用小球战术,甚至转向中锋阵容,强调速度、轮换和远射。 禁区内混战的打法已经过时了。 “离篮筐越近,就越容易得分。” “老话”不再适用。

这就需要优化人才选拔机制,不能片面追求高度,而是从技术、意识等更多维度考虑,从而发现更多有才华、有潜力的好人才。

中国篮球运动初期中国篮球队员身高,球员的选拔非常广泛。 穆铁柱在市场卖鸡时被体委教练看中,从此开始涉足篮球; “战神”刘玉栋在农村长大,15岁之前从未接触过篮球,直到因为出众的身高被福建省体工队选中。 刚刚开始他的篮球生涯。

这种选材方法当然不值得称赞。 这是不专业的,而且具有很大的偶然性——不能因为发现了一些好种子就认为这是一个好方法。 然而,在后来的职业化道路上,中国篮球也陷入了误区。

如今的篮球人才选拔往往从骨龄测量开始,那些被预测身高不足的人很可能会立即被淘汰。 一旦选定,文化研究就基本停止中国篮球队员身高,然后残酷的选拔过程就开始了。 最终能够进入职业篮球的人并不多。 至于大学选秀,到目前为止还只是CBA联赛的一个小补充。

不仅男篮的选拔严格,女篮的选拔也是如此。 女篮国手王思雨从球风上看,被视为又一个丛学弟。 与身高1.66米、早年被上海青训学校选中的丛雪娣相比,王思雨早期的篮球生涯就没那么幸运了。 她曾被上海青训学校拒绝。 ,原因是他又矮又瘦,长不高。

作为一名篮球运动员,王思雨的身高确实不高,目前的身高只有1.75米。 但一步步从山东青年队到国家队,她的天赋、潜力和表现是肉眼可见的。

许多热爱篮球的孩子因为骨龄测试而被拒之门外。 其中可能是未来之星。 也有很多孩子会因为成长阶段的不同、打球风格的差异甚至教练的喜好而在选拔过程中被拒绝。 废弃。

从这一点来看,今天的“职业选择”更接近于“伪职业主义”。 事实上,骨龄测量等方法只是能够让人们更好地了解年轻球员的辅助工具,而不是成为淘汰的工具。

被忽视的基本技能

高度理论的另一个副产品是基本功问题。

事实上,即便是在中国男篮最辉煌的“移动长城”时代,基本功依然在线。 王治郅的篮下脚步、上篮、投篮动作几乎都是教科书式的,而姚明柔和的投篮手感在NBA中锋中绝对是一流的。

小时候,姚明曾说过,希望能像哥哥大吉一样练习中投。 妲己的哥哥是纪敏尚,一个几乎每次投篮都在中距离的大中锋。 季敏商在山东队的队友巩晓彬被称为“逍遥王”,不仅因为他年轻时帅气的外表和不羁的性格,还因为他优雅的踢球风格。 这个“优雅”不是随意的,而是有扎实的基础的。 基本功是基础。

当时的中国篮球,从国家队到俱乐部队,出现了太多神枪手:胡卫东、郑武、吴庆龙、孙军、刘玉栋、李楠……这些人老了之后,还有杜锋、朱芳雨等人。

当然,还有更早的大神。 在篮球职业联赛初期,广东宏远队从全国各地招募了一批老将。 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在CBA打球了,只让球迷看到了他们职业生涯晚期的余辉。 即便如此,也已经足够惊人了。 尤其是张永军和李春江。 被称为“歪机枪”的张永军在1986年世锦赛上投进了35个三分球。 1988年汉城奥运会,张永军场均得到20.4分,位居得分榜第四,投中26个三分球。 其中,对阵加拿大队三分球10投8中。 李春江的三分球同样准。 在一场联赛中,张永军和李春江联手投进了23个三分球。

图片

2005年12月4日,广东东莞,李春江(左)、张永军(视觉中国/摄)

靠什么射击精准、基本功扎实? 火车。

训练又可以分为野外训练和科学训练。 NBA球队训练遵循科学的训练路径,成长快、见效快,能够挖掘球员的潜力。 早年,中国篮球主要走运动队道路,训练模式单调。 确实不科学,但就是在这样不如人意的条件下,一代又一代的球员通过艰苦的训练成为了天才。

孙军曾在自传中提到1987年国青队的日常训练:每天早上完成三千米的速度和耐力训练,随后是一个半小时的体能训练,一个半小时的防守训练,以及每天200个三分球。 球的分配,另外还有各种对抗和技术训练。 刚刚退役的大哥易建联,每场比赛前都会提前到场训练,感受比赛的感觉。

如今的中国球员,先天身高和身体素质得益于充足的营养,明显比老一代球员实力更强,但基本功却存在明显差距。 过去几场比赛,中国男篮场均罚球命中率大多在60%以上,有的比赛甚至在50%到60%之间。 这显然是基本功较差的表现。

图片

2023年8月26日,菲律宾马尼拉,2023年男篮世界杯第一小组赛,中国男篮以63-105击败塞尔维亚男篮。 图为中国球员李凯(右)在塞尔维亚球员博格丹·博格达诺维奇防守下上篮(视觉中国/组图)

1986年第十届世界男篮锦标赛,中国男篮打了10场比赛,罚球218罚169中,罚球命中率高达77%,位居赛事第一。 而且,当时FIBA还在执行旧的罚球规则,即必须先罚第一个罚球,然后再罚第二个罚球。 目前不存在两罚一中或者两罚不中的现象。

基本功的忽视,显然与过分追求身高和身体条件、训练水平以及当前的选拔方向和用人思路有关。 这是篮球场上全面落后的一部分。

爱情与个性,缺一不可

姚明曾表示,中国篮球人才急需,目前全国注册职业篮球人才仅有1.2万人。 与足球人口一样,篮球人口也成为制约水平的关键,这意味着人才选拔范围越来越窄。 相比之下,日本的篮球人口已达100万,美国则突破1000万。

图片

2020年10月4日,湖北武汉,姚明探访武汉奥林小学,为学生们拉开比赛序幕(视觉中国/图)

诚然,中国篮球文化的历史远不如美国,但限制篮球人口的更多是观念问题。 与足球一样,篮球也面临着场地相对稀缺等问题。 而与乒乓球、羽毛球等奥运金牌运动相比,篮球显然是一项投入大量却拿不到金牌的“边缘运动”。 首先,它没有被认真对待。

姚明倡导的“校园篮球”呼唤了很多年,但真正实施时却立刻遇到了困难。 因为对于大多数中小学来说,文化课不仅是第一位的,而且还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。 篮球需要人和场地,这看起来吃力不讨好。

家长也不希望学校在篮球等运动上花费太多时间,因为学习成绩确实关系到孩子的继续教育。 至于把篮球作为未来的人生方向,对于大多数父母来说是一个不现实的选择。 首先,成为职业运动员并成名的机会非常非常低; 其次,走上这条路就意味着学术研究。 基本上,事情就结束了。 孩子如果不会打篮球,就会成为“半文盲”,没有社会竞争力。

这当然需要制度上的调整,改变过去“体教分离”的局面。 这也是校园篮球的初衷,希望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让孩子们热爱篮球,最终丰富人才储备。 要实现这一目标,显然需要解决的事情太多,至少不足以改变人们的固有观念。 没有一个规模较大、赛制完整的中小学篮球联赛体系,很难指望土壤变得肥沃,成为人才选拔的宝库。

图片

2023年9月2日,菲律宾马尼拉,2023年男篮世界杯17-32名预选赛,中国男篮75-96菲律宾男篮。 中国男篮主教练乔尔杰维奇赛后(新华社记者吴壮/摄)

中国孩子并不是不热爱篮球,而是这份热爱面临着太多的阻碍。 很多学校和家长将其与学术研究完全割裂开来,认为两者水火不容、无法共存。 中小学缺乏大规模正规篮球联赛也让孩子们的热爱无处安放。

除了爱情,性格也在层层选择中被剥离。 关于中国男篮征战本届世界杯,很多人都提到了郭艾伦。 事实上,多一名球员、少一名球员,对于现在的中国男篮来说,并不会造成质的变化。 毕竟在人才选材、基本功、技战术打法等方面都落后了,球迷怀念郭艾伦是因为他果敢果敢的气质。

无论你是否喜欢郭艾伦的性格,都很难否认一件事:他是一位真正热爱篮球并且努力的球员。 这种气质正是中国男篮乃至整个中国篮球界近年来所缺乏的。

郭艾伦的争议很大程度上来自于他的性格,但如果对比那些不羁的NBA球星,郭艾伦简直就是一个好孩子。 批评某些人物“难管”、“不守规矩”,其实并不是郭艾伦一个人的待遇。 这在中国篮球史上并不少见。 巩晓彬也被视为眼中钉。

无论篮球还是足球,在高对抗、高压力的比赛氛围中,球员的个性非常重要。 流水线上批量生产的“一标”球员是不可能打好球的。 马布里等很多来中国踢球的外国球员都直言中国球员缺乏个性。 很多有个性的球员,如果不是天赋异禀或者运气不好,在年轻时的选拔阶段可能就被教练踢出了局。 就像身高不足一样,有个性也是中国篮球选拔机制中的“负面评价”,这也让整个选拔机制更加落后。

南方人物周刊特约撰稿人叶克非

本文标签:中国篮球队员身高
  • 足球录像
  • 篮球录像
  • 足球新闻
  • 篮球新闻
篮球客版权所有 XML地图 备案号:晋ICP备2024030339号
篮球客为大家是一个综合的体育直播网站,主要提供足球直播、NBA直播等体育直播,主推绿色,纯净,安全,便捷的用户体验,力争做用户体验最好的体育直播网 
回到顶部